高敏心肌肌钙蛋白与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肾功能不全患者危险分层
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 (cTnT-hs) 检测或可改善心肌梗死 (MI) 的风险分层和诊断,但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肌钙蛋白浓度可能难以解读,且该检测对此类患者的有效性尚不确定。
在一项前瞻性、多中心、,我们评估了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在肾功能不全(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 小于 60 mL/min/1.73 m²)患者中的表现。
报告了入院时肌钙蛋白浓度低于风险分层阈值 (5 ng/L) 时,对于主要结 店铺 局指标(即首次发生 1 型心肌梗死,或 30 天内发生 1 型心肌梗死或心源性死亡)的阴性预测值和灵敏度。
确定了首次1型心肌梗死的阳性预测值和99百分位诊断阈值(女性16 ng/L,男性34 ng/L)的特异性。
报告了1年后发生的后续1型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病例。
在4726例确诊患者中,904例(19%)患有肾功能不全。入院时肌钙蛋白浓度低于5 ng/L可将17%的肾功能不全患者确定为主要结局的低风险患者(阴性预测值为98.4%;灵敏度为98.9%),而无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56%(P < .001)的低风险患者具有相似的诊断性能(阴性预测值为99.7%;灵敏度为98.4%)。
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阳性预测值和第 99 个百分位数特异性较低,分别为 50.0% 和 70.9%,而肾功能正常患者则为 62.4% 和 92.1%。1
年时,肌钙蛋白浓度高于第 99 个百分位数且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发生后续心肌梗死或心源性死亡的风险更大(24% vs. 10%,校正风险比,aHR = 2.19)。
总之,在疑似急性冠脉综合征中,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可识别出较少的低危肾衰竭患者和较多的高危肾衰竭患者,但对 1 型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较低。
无论诊断如何,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相比,肾衰竭和心肌肌钙蛋白浓度升高的患者发生重大心脏事件的风险增加 2 倍,应考虑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